董老师:
董老师:
董老师:

028-82700707

服务热线

董老师:17702896015

固 话:028-82700707

邮 箱:983295953@qq.com

地 址:成都市新都区兴业路327号

掌握最新学校动态和活动安排

教育评论:请远离贩卖“情商”的忽悠

发布时间:2016-10-12

有媒体报道,成都的一家“情商培训班”受到了家长热捧。由于其号称“专治”自信心、人际交往、情绪管理、责任心等九项家庭教育中比较头疼的问题,噱头十足,不少家长宁愿花费重金为孩子报班,以求根治与速成。

undefined

近日,有媒体报道,成都的一家“情商培训班”受到了家长热捧。由于其号称“专治”自信心、人际交往、情绪管理、责任心等九项家庭教育中比较头疼的问题,噱头十足,不少家长宁愿花费重金为孩子报班,以求根治与速成。

众所周知,所谓“情商”,即指情绪商数,主要是指人在情绪、意志、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。由于近年来的持续热炒,人们开始将之与“智商”等量齐观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究其原因在于,“智商”的高低主要与基因遗传相关,后天努力多在“唤醒”或“激活”层面起辅助作用,其本质上的提升空间有限。市面上的各类教育培训,尤其是注重逻辑思维品质的,多以先天智商为基础,这让很多孩子力不从心。

“情商”的发现,可以说是完成了一次“逆袭”。其优越的可塑性,让各种心灵鸡汤、励志段子、警世恒言等,每日充斥于微信、微博、报纸和电视中。很多人已经模糊了科学意义上的“情商”与庸俗的处世哲学之间的边界。所以,当有人打着“情商班”的旗号大行其道时,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的家长们就更不辨东西了。

我们姑且不论“情商”是否可以走市场化的利益驱动之路,也不计较分块切割、模式教学、回炉组装后的“产品”还是不是原来的“情商”,仅就“教学资质”一项,就令人心生疑窦。报道中所称的“培训师”,据说有教育学、心理学背景,“只有学历还不行,在上岗前还需要经过我们总部的培训”。我们无法理解:即便是技能强化型的培训班(如英语、数学)都需要数十年的专业资质,怎么动辄就给孩子“人生规划”“塑造思维”的人生指导课程“岗前培训”一下就完了?东西方的教育哲学有个共识:人类的教育行为,不像商品生产,既无法替代也无法重来,教育的任何错失也无从补偿。如果一上来就帮孩子“规划人生”“塑造思维”,倘若施之不当,后果又如何来承担?这些所谓的“情商班”何以能将那些看似“高大上”的前沿领域、热点议题直接授受给3至12岁的孩子?如此想来,真叫人不寒而栗。

更何况,“情商班”的本质是一种教育活动,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指出:教育的意义永远持存于教育的过程之中,且这个过程是终身性的。将希望寄托于几节课的集中辅导,就想见到孩子情商的明显提高,显然不符合逻辑,也有悖于常理。当然,家长也许会在短期内看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进步,但千万不要忘记,这只是外力的强化效应,他们真正的情绪控制水平、人生态度须从更为长远的5年、10年之后方能正确评估,这也是教育评价的滞后性决定的。

实际上,抛除了那些噱头看,孩子的情商培养,还得回到系统的学校教育和全方位的家庭教育上。学校的德育课程虽没有种种唬人的头衔,但培训市场能提供的所有内容都可以一一找到映射,并在环境营造、专业素养、科学设计、社会声誉等诸多方面占尽优势。另一方面,家庭教育又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在“点对点”等个性化教育上的不足,尤其是亲情的感染力、融合度和示范作用,胜似一切说教,这对于低幼龄孩子的成长来说,是最为宝贵的财富。

所以,不妨远离那些贩卖“情商”的忽悠与诱惑,真正引导孩子人生未来的,还得看我们学校与家庭的集体合力。


蜀ICP备2022023672号-1

川公网安备 51011502000156号